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1集力行分享 |
|
夏慧容学长 |
|
|
团体要以和为贵,团体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攻讦,这个共识很重要。只要有是非,就会对团体有伤害。所以要带动的是不搞是是非非,走出一个正确方向:和气待人,多多包容。“攻人之恶毋太严,当思其堪受”,当别人有过失的时候也不要太严苛,要看人家承受不承受得起。很多事因自己不是当事人,说不定自己做的时候也有可能犯同样的过失。所以遇人有过失要宽容相待。在团体当中,只要自己能够不搞是非,能够尽心尽力做本分,不去做情绪之争,往往都可以对团体有一个端正的作用,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的力量。 反思自己,这些方面很多地方都值得自己警醒。同事小周在工作中属于吃苦耐劳、扎实苦干类。他的职务是一名大队长,负责的主要工作是:所属辖区的保安培训、派驻保安管理、客户单位合同签定等。虽然他是在老老实实的做工作,但他主观意识很强,不善于观察、学习。所以做很多工作都属于劳而无功,还是常常受领导的特别帮助。也曾赠送学习资料并推荐他学习蔡老师的《细讲弟子规》,善言对他说:“学好《弟子规》,你就有方式方法,怎样管理和对待保安队员了”。他倒好,过几天在一个学校借了一大撂厚厚的书,里面当然也有其它版本的《弟子规》……心里无语,他有时间和心力来消化这些东西吗?这些版本的《弟子规》能启发人的本性吗?写这本书的老师他自己做到了《弟子规》吗? 一天早晨,一大早就听见他在隔壁办公室很大声的批评保安队员,批评的言词我听到后都为他着急,怎么能这样批语队员呢?这种角度来引导队员,队员能心服口服吗? 原来,他所负责的辖区保安工作又出了纰漏。听另一名大队长讲,县公安局治安科和银行方面要联合检查我们的保安派驻工作,治安科的杨科长还提前跟公司通了气。这名大队长也对我讲: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是怎样预防、怎样管理、怎样杜绝这种问题的发生的! 负责业务工作的副总到公司后,就在隔壁办公室跟小周上课,小周却没有理解副总的良苦用心,他认为是领导在刻意刁难他,他认为是县局杨科长在“整”他。我们办公室有三人,听到他这样的言语都很无语,都在指出他的错误所在:一是出现问题要找自己的原因,遇到问题只有解决问题,而不是抱怨、推卸责任;二是出现问题是自己的管理有待思考或改进,要怎样才能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;三是不应该怪人家杨科长,杨科长属于工作很认真负责的那类型民警,人家也提前打了招呼,你都会出纰漏,人家还怪你没有重视他的工作呢;四是负责业务工作的副总今天口水都说干了,你真正接受并认识到了多少? 因我和他是一个小组的,他负责外勤,我责任内勤。所以我当时很义愤填膺,言词也勃为激烈。听蔡老师讲到“攻人之恶毋太严,当思其堪受”,不禁汗颜!小周当时的意识还停留在“是领导在‘整’他的气愤当中”,并没有认识到是他自己的管理出了问题,他又怎么能听进我们对他的劝言呢?其实,他也是我的一面镜子,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”,我遇到不如意时,我能压住“嗔心”而“静心”反省自己吗? “在成人的世界里面,人们不会听你说什么,人们会看你做什么”。因为成人比较固执,你用讲的不见得讲得动,他要眼见为凭,不然你只用讲的。他说:你跟我也差不多,你也没资格讲我。所以大半都要用身劝,用立身行道去感化。通过“管宁牵牛、管宁打水”的故事告诫自己:以后应该怎样对待这个“吃苦耐劳”却“固执已见”的搭档了。 感恩老师,感恩传统文化的教诲,感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